2019-7-9
最近,伦敦弗朗西斯•克里克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在《Cell Reports》杂志上发表了关于抗生素的最新研究,再次证明了抗生素的滥用不仅产生耐药性,还甚至可能成为流感病毒肆虐的“帮凶”,帮助其破坏人体免疫应答,让流感感染更加严重。
本次研究挑选了一批健康的小鼠作为实验对象,将其随意分为两组,其中一组投喂混合抗生素的饮用水,另外一组投喂无添加的饮用水,投喂时间均超过4周。随后将其全部感染流感病毒,以观察小鼠的存活现象。
研究结果发现,约80%的未投喂抗生素的健康小鼠在病毒侵袭后依然存活,然而接受混合抗生素饮用水的小鼠仅仅存活率为三分之一。
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?研究人员们给出了如下解释。
干扰病毒增殖物质被“误杀”
肺部是流感病毒“侵略”的第一战场,也是人体免疫功能反击的第一道防线。研究人员们观察到,当健康小鼠受到流感病毒感染后,其肺部最初的免疫反应并不是由免疫细胞发起的,而是靠一种由肠道细菌驱动的I型干扰素信号(IFNα/β)来触发启动装置。接着,小鼠肺部基质细胞中的抗病毒基因Mx1(对应于人类中MxA的类似基因)在接收到 “攻击”信号后,迅速“出击“抑制病毒增殖,从而将流感病毒扼杀在“摇篮”之中,逐渐恢复有机体健康。
让人震惊的是,服用抗生素的小鼠在受到流感病毒感染后,肠道中能产生“I型干扰素信号“的有益细菌竟被“误杀”,从而抑制抗病毒基因的开启,降低了肺部基质细胞的免疫应答效率,让流感感染变得更加严重。
为了更进一步的证实肠道细菌会被抗生素“误杀”。研究人员将接受抗生素投喂小鼠的肠道菌群恢复平衡后发现,干扰素信号传导不仅恢复正常,且重建了肺部对流感的抵抗力。
这也就意味着,健康的肠道细菌对肺部基质细胞的免疫应答具有关键性作用,但在抗生素的滥用情况下,有益细菌被杀死,反而病毒没有被消灭,这让流感感染变得更加严重了。
免疫应答速率十分关键
首席研究员Andreas Wack博士在研究中还发现:肺部内层是病毒繁殖的地方,也是战斗的关键战场。肠道细菌所带来的干扰素信号传导则是打响肺部内层免疫应答的“第一枪”。
肠道细菌担当“卧底“的角色,时刻准备发出战斗信号,非免疫细胞中的抗病毒基因也随时听候差遣,保持“攻击”状态,当流感病毒入侵之时,也是战斗功成之日。
上海研生实业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